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

访问量:180565

党建·思政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与价值意蕴

    刘嘉欣;陈萍;

    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突破路径,对创新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从生成逻辑来看,其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根植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生态文明的接续探索,聚焦于新时代解决生态环境与民生矛盾的现实需要,是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这一重要论述从美丽生态、美好生产、美好生活三个维度,阐述了美丽中国的核心内涵,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也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更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5年04期 No.172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中国女足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王国鹏;水庆霞;李大鹏;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印发的背景下,中国女足精神弘扬与我国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任务和目标高度契合。因此,在分析中国女足精神内涵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就女足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进行阐释,从创新育人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增强情感共识、利用社会资源等四方面,探索以中国女足精神为代表的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途径,以期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立符合新时代青年学生需求的思政课教育新模式。

    2025年04期 No.17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厦门地方党史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路径探析

    吴光毅;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百年历史蕴含丰富的精神财富,地方党史作为全国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优化厦门地方党史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施路径,让高职新生近距离触摸鲜活的党史,从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既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所在,更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矢志技能报国的重要举措。

    2025年04期 No.172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人工智能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转向、主要挑战与优化路径

    李涵诗;李衡荣;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大数据技术、深度学习和强算力等优势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塑,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但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双刃剑,存在固化思维、消解主体性地位、弱化情感关怀、安全风险隐患等问题。基于此,寻求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突破路径,对创新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2025年04期 No.172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时代诠释:基于“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路径

    张召弟;

    从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两个结合”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两个结合”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突破,而且是推动中国文化传承及自信的主要方式之一。“两个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增添了理论创新要素,既充实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切入方式,二者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经之路。

    2025年04期 No.17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开放教育

  • 开放大学视角的怀化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基于对怀化市鹤城区的调查

    周明;罗仲兵;周一兵;

    怀化的老年教育起步较晚,支持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通过对怀化城区老年教育管理和教学机构的采访调查以及对老年教育学员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怀化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依托开放大学从政策支持、办学体系、资源配送、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怀化老年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发挥开放大学在体系构建中的优势和作用,促进怀化老年教育发展。

    2025年04期 No.17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省域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困境与对策

    卓晶晶;吴建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学习资源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也成为满足成人学习者需求、支撑在线学习目标达成、服务社会大众终身学习的主要载体。现针对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现存问题,从资源规划、开发、共享、新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并提出了强化系统性规划、因地制宜开发、普及新技术应用、强化共享推广机制等建议策略,以推动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172 26-2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教育研究

  • 大数据引领职业教育的创新:探索创新途径

    张伟宏;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大数据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考。介绍了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大数据对职业教育方面的创新促进作用,包括个性化教学、智能化评估和跨学科融合等。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推动教育与企业合作等。

    2025年04期 No.17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我国老年教育研究的问题与对策——基于VOSviewer的知识图谱分析

    张阳华;

    通过运用VOSviewer知识图谱对中国知网CAJD数据库以老年教育为主题的文献分析发现,老年教育对象主要以城市离退休老年群体为主,服务对象逐步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主体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老年教育发展理念与社会发展背景高度契合,并向积极老龄化聚焦。通过研究主题关键词共现、年代热点图预测未来老年教育研究与发展趋势,当以服务国家战略,组建跨区域跨专业研究团队,运用新技术手段开展质性与量化研究,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加有效地指导实践。

    2025年04期 No.17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数字时代家庭教育的亲子互动与共同成长策略研究

    钟智儿;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重构了传统家庭教育模式,数字媒介在拓展亲子互动维度的同时,也衍生出代际认知差异的新挑战。研究发现,智能终端设备虽为家庭沟通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互动应用程序等载体,但代际数字鸿沟引发的认知隔阂,常导致家长在引导子女数字行为时陷入权威弱化困境。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有效的亲子共育需建立双向赋能机制:家长参与数字课程共学、协同完成媒体创作等实践,实现从技术监管者到成长陪伴者的角色转换;家庭成员共同制定设备使用公约、开展网络素养研讨,可培育共享数字伦理观。研究创新性提出“三维协同”培育框架,强调技术工具、情感联结与价值共识的有机融合,为构建数字时代家庭教育新范式提供实践路径,对改善代际沟通质量、促进家庭数字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5年04期 No.172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AIGC技术下高校毕业生职业画像构建及精准就业指导策略研究

    付继航;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提供个性化的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国内诸多高校拓展高校毕业就业成才的探索路径。个性化的精准就业指导离不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愿景及其求职能力的详细了解。基于数字化时代背景,通过AIGC技术结合教育理论和职业发展模型,通过多主体、多渠道的数据分析,提出来构建高校毕业生职业画像,并从职业愿景、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人际能力、岗位适配五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依此提出个性化的精准就业指导,进而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才的目标。

    2025年04期 No.172 41-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教学探索

  • 应用型高校“项目承载-任务驱动-竞赛赋能”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盛振文;

    应用型高校“项目承载任务驱动竞赛赋能”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过程及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造。课堂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适应、课堂教学过程与岗位实践不衔接、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不融合是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的痼疾。“项目承载任务驱动竞赛赋能”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了重构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任务式教学组织方式、创新教赛融合课堂新形态的新举措,有利于提升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为应用型高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2025年04期 No.17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 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讲好中国故事”路径探赜

    赵丽君;

    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提升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以文化人”育人质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讲好中国故事、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和讲好什么样的中国故事的新课题。因此,探寻“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来华留学生第二课堂的价值意蕴、应然之义和实然之为,既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增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国际传播力,又有助于从中观层面上发挥好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影响力,更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上汇聚全球青年“朋友圈”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025年04期 No.17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经济·管理

  • 略论清代闽台贸易中的台北行郊

    王芳;

    明代以来,我国的海上对外贸易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1683年,清康熙帝解除海禁。闽粤人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但是后发先至,拓垦、商业发展成效显著,道光年间的商业已经呈现不错的光景。台北行郊源于乾隆年间的艋舺行郊,道光年间又有堑郊,咸丰年间的大稻埕出现了台北三郊联合组成的金泉顺。台北行郊不仅推动了台湾贸易成长,稳定了移民社会的公共秩序,而且对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5年04期 No.172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 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群体认同与应用

    李白静;史云云;

    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支撑,体现了政治忠诚、公正廉洁、依法审计、服务人民、实事求是与改革创新等核心理念。现从理论基础、群体认同机制和制度应用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系统探讨了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组织转化与实践落地过程。文章指出,该价值观的制度内化依赖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体系构建、研究型审计推广及高素质队伍建设的协同推进,是推动审计监督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监督功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重要路径选择。

    2025年04期 No.17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智慧教学模式探究

    赵慧霞;马丹;申志华;

    人工智能时代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英语教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英语教学新概念、新思路,促使英语教学智慧化。在人工智能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巨大变革中,英语教学方面如何保持教师和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平衡,既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又能使英语教师发挥不同于人工智能的能动性,本文将结合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智慧教学改革实际,探究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智慧教学模式。

    2025年04期 No.17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 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创新的多维路径探索——基于“技术-组织-环境”协同视角

    张珊珊;耿骆;

    福建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现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协同视角,系统性地分析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创新的机制,并针对福建省现状提出技术创新、组织变革、环境优化和协同发展的多维赋能路径。旨在为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参考,并助力福建省制造业实现创新跃迁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17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 论高校教育管理的制度设计与人性逻辑

    王炜杰;

    教育管理中的制度设计以人性特征为参照,让人性逻辑也遵循制度设计,助力制度化与人性化互融是提升管理价值的重要保障。就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存在人性假设与师生关系、层次需要与职业倦怠、有限理性与个人利益等发展困境。现从人性逻辑对教育管理制度设计的要素价值进行分析,着力构建人性逻辑与教育管理的平等交往关系,强调制度设计、人性逻辑对教育管理的需求驱动作用,进而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2025年04期 No.17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 区块链技术赋能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傅永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科学技术,以其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打通信息的壁垒和界限,融合管理与共享,获得独特的资源管理优势,为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档案资源共享技术的设计与关键性的技术,以期为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安全共享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No.17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元宇宙技术在双线会展融合发展中的应用及对策

    陈妍麟;

    现代社会元宇宙技术、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会展业作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平台,与元宇宙的结合尤为重要。元宇宙技术创设出的独特的虚拟空间、丰富的交互体验以及跨越时空的特性,助力会展业打破区域的限制,让线上线下的会展发展更好更快。将深入探究元宇宙技术在双线会展融合发展中的应用现状,并举例分析其运用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2025年04期 No.172 77-7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基于思想教育性和传播影响力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建设要点与策略

    朱珺玮;邢建华;林骁勇;

    微信公众号作为高校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宣传理论知识、展现校园生活、推广特色文化、展示学科建设、提供便捷服务的作用。我国高校将微信公众号作为融媒体矩阵建设的关键环节,现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2024年4月“思政育人影响力排行榜”上榜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为研究样本,探究传统量化指标和思想教育性、传播影响力、示范引领性、重点工作回应度、亲和力五个维度指数的关系,并基于思想教育性和传播影响力,从内容主题、资讯来源、标题特征量化分析排名前十公众号文章。通过对优秀高校官微公众号建设的积极探索,提出隐性育人介体融合、校级协同生态和创新宣传策略三个方面的公众号建设要点与策略。

    2025年04期 No.172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外贸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以福建外贸集团为例

    翁蔚然;

    当前国有外贸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适配性成为影响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现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构建“制度规则—激励结构—执行载体—反馈机制”四维分析模型,以福建外贸集团为案例,采用文本分析与流程比对方法,系统评估制度运行成效与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现有制度体系在制度响应弹性、系统嵌合与反馈机制方面仍存在结构性掣肘。提出流程分级、制度嵌入系统优化与反馈闭环构建等路径建议,为地方国有外贸企业制度优化与治理提效提供理论支撑与操作参考。

    2025年04期 No.17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文化·艺术

  • 现实主义小说的表达机制——以路遥、阿耐作品为例

    徐亮红;

    马克思现实主义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概念,并认为现实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于“真实性”。对于网络现实主义小说来说,如何塑造典型人物和表现真实性,是网络现实主义与马克思现实主义重要的分水岭。现以《平凡的世界》和《大江东去》作为考察对象,分析两种类型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共同特质和表达差异,以此发现现实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的流变。

    2025年04期 No.17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新媒体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路径探析——以“新三样”网文、网游及网剧为例

    王运华;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传播提供了新动能。以网文、网游及网剧为代表的“新三样”,通过媒介特性与叙事创新,构建了文化出海的核心路径。目前文化出海面临的挑战集中于文化折扣、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及地缘政治等问题。加强文化深度转译与本地化传播、完善内容创新机制与全产业链整合、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展柔性文化外交与多元化市场布局等措施,可以助力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文化生态,以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出海。

    2025年04期 No.17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 福建开放大学办学45周年书画作品展(四)

    陆永建;

    <正>~~

    2025年04期 No.17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稿约

    <正>《福建开放大学学报》是由福建开放大学主办、福建省远程教育学会协办的学术理论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社会科学期刊精品库收录期刊,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5-1345/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7-0412。《福建开放大学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96码,双月25日出版。《福建开放大学学报》的主要栏目有开放教育、技术资源、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区域文化、重点学科建设、教学探索、经济管理研究、政治法律研究、文学语言研究等。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科研工作者踊跃供稿。《福建开放大学学报》汇集一批专家、学者、教授为本刊提供智慧支持,坚持“弘扬学术、传播文化、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办刊宗旨,紧随时代潮流,引领理论前沿,启迪学术新知,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5年04期 No.172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 下载本期数据